宗旨:
鑑於日益數位化的電腦世界,期盼能夠保有原始古典生命之美,透過古琴、茶道、劍道、中西醫學、能量醫學、自然醫學、藝術教育、文化禮儀飲食、金工、電影、等研究所,創造人文主義的再現,以中國特有的儒家道家哲學為基礎,耕耘出宇宙生命之理想,建立一個真正廣大和諧之道。
亞洲研究院為依法設立、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,以立基亞洲視野,凝聚全球華人對「三生」生命、生活、生存問題的關懷,建立「三術」學術、技術、藝術的跨領域論述平台,提升台灣「三生」、「三術」的品質與能量為宗旨。
闡述:
易為群經之首,孔老夫子五十而學易,知天命而後方深刻體會到宇宙大化流行,是《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,曲成萬物而不遺》,人受天地之氣以生,我們無不是道體的化成, 人在天地之間為萬物之靈,參贊化育,仰觀天文、俯察地理,故知天地幽明之變化,白天黑夜周而復始,體會一陰一陽之謂道,道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者非道也。所以子貢請夫子講道,夫子曰:《予欲無言 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》。道本無言,以四季的往復,萬物的生滅變化,充分彰顯道的無所不在,此處也呼應老子:《道生一,一生二, 二生三,三生萬物》。莊子:《天地與我並生,而萬物與我為一》。佛家華嚴境界: 《一即一切 ,一切即一》。生命之流行是心物相容,不應偏重物質或精神。儒家~致中和的觀念,強調中乃不偏,和乃相應,就如牟宗三先生提出所謂即現象即本體,有斯體必有斯用,體用是一不是二。上下四方為宇,古往今來曰宙,宇宙時空可推到無窮的過去亦可推到無窮的未來,人不應囿於有限更應放寬心量到達無限。
莊子:《聖人者,原於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》。方東美先生說過,成為一個思想家之前,必須是一個藝術家.因為對事物有深刻的觀察力,才更可由有形的美到無形的道。孔子:《志於道 、據於德 、依於仁 、遊於藝》要之,只有遊於藝而領悟其美妙之人,才能體悟道, 修養道,成為完人。中國的哲學是以廣大和諧為原則,所以中國的藝街家尤擅於馳騁玄思,在創作當中的氣韻生動正是對宇宙之美的感受,舉凡,建築 、音樂、書畫、工藝....都是直透靈魂深處,慧心之融會貫通,都是一個身心靈的整合與創造,不論色彩 線條 輪廓 音質 距離 氣韻都在盡情表達天人合一的宇宙之境。
中國人之生命情境,永遠都是充滿創造力,處處新意生生不息,莊子:《執其環中,以應無窮》。孟子:《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矣》。把心收攝回來,歸根復命,復命曰常,見素抱樸,才可實踐真善美完成生命的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