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請把善良,傳遞下去 。 文/方蓮華所長  2020/05/07

請把善良,傳遞下去 ◎疫病不區分人類的善惡,卻反映人性的善惡 清朝嘉慶年間名醫劉復明,對瘟疫等病症有深入的研究。他在醫書《松峰說疫》(成書於西元1758年)中提到:「若夫疫氣,則不論貴賤貧富,老幼男女,強弱虛實,沿門闔境,傳染相同,人無得免者。」根據劉復明的觀察,瘟疫當前,不論各自條件如何,每個人被傳染的的可能性是一樣的。 新冠肺炎(COVID-19)蔓延至今,不分國家、種族、性別、年齡,甚至貧富、貴賤,處處都有疫情傳出。病毒不會區分人類的善惡,不會以善惡為標準來尋找宿主。但是,我們卻可以透過疫情散播,看到人性中的善與惡,十七世紀中期英國爆發的倫敦大瘟疫,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 ◎賢者之鄉,良善傳世 1665至1666年間,英國爆發大規模傳染病(後證實是鼠疫),造成數萬人死亡。疫情由倫敦往英倫半島北部蔓延,全國人民籠罩在一片恐懼的氣氛中。 1665年秋天,倫敦已經有數千人因為感染疫病而死亡。不多久,英國中部地區曼徹斯特德比郡山谷中的小村落亞姆(Eyam),也爆發疫情。原來,亞姆村一位裁縫師訂購一批來自倫敦的布料,布料中夾帶著散播鼠疫的跳蚤。隨後,村子裡接二連三地爆出村民染病身亡的消息。 驚慌的村民開始計畫逃離,教區牧師威廉.莫泊桑(William Mompesson )卻提出相反的看法:不但建議村民不要離開,還希望他們將自己的村子封鎖起來。牧師對村民說:「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,如果已經感染了,逃與不逃都是死,但逃出去一定會傳染更多人,留下來吧!讓我們把善良傳遞下去,後人會因禍得福。」莫泊桑牧師也坦承,村民如果接受他的建議,也就等於接受了「死亡」。 令人意外的是,絕大多數村民堅忍地接受眼前的困境,並對上帝起誓要留下來:盡一己之力,阻止疫情向北部蔓延。接著,亞姆村正式宣布「封村」:不許村民離開村落、把確認感染者關押在新修建的隔離區、封閉通往北部的道路並勸退其他村鎮企圖北移的民眾。 經過將近400天的封村隔離後,亞姆村疫病隨著感染者一一去世而終止,英國北部的疫情更因亞姆村民的自主隔離,獲得很好的控制。但是,亞姆村卻為此付出慘烈的代價——全村344位村民有267位死於疫病。村民選擇放棄自己生存的希望,來換取他人倖存的可能。 面對死亡,村民也曾恐懼,也有不捨,但他們留給家人的隻字片語,卻充滿溫暖。礦工萊德告訴女兒:「親愛的孩子,你見證了父母與村民們的偉大」;一名醫生寫給回娘家避難的妻子:「原諒我不能給你更多的愛,因為他們需要我」;痛失妻子(同樣死於瘟疫)的莫泊桑牧師則說:「希望你們把善良傳遞下去。」……瘟疫結束後,德比郡政府派人前往亞姆村,確認村民自願隔離以保護更多性命的義行。報紙以「賢者之鄉」為標題,稱頌村民無私的大愛。 亞姆村封村,會不會是迫於無奈的偶發事件呢?疫情結束後,亞姆村民良善的舉動,卻未停止。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偶然得知亞姆村事跡後感動落淚,要求全國周知,並特赦亞姆村後代世襲享受免稅的特權。數百年來德比郡政府對村民提出贈地、送錢等補償方案。從國家到地方政府都希望回報亞姆村民的犧牲,但都被一代代的村民婉謝。2019年,村民拒絕政府贈款的理由是:「我們可以種植農作物、飼養牛羊維生,而且也住慣了這裡的石頭房子,還有很多人比我們更需要這些錢。」…… 生命短暫,美德卻會流傳後世。世世代代以來,亞姆村民為大家做了最好的示範:面對死亡的威脅時,不是思考如何讓自己活下去,而是盡力保護更多人;當死亡的威脅遠離時,不是思考如何彌補自己的損失,而是體恤其他更困窘、更需要幫助的人。